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国家园林城市——山东德州,召开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会议。首先,感谢景津集团对本次会议成功召开付出的努力。景津集团是我国环保产业重要的骨干企业,30多年来勇于创新、强化管理、周到服务,在产品研发、质量管控、品牌塑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上午大家参观了景津集团,相信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景津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工匠精神,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值得我们环保企业学习借鉴。祝景津集团发展得更好,也希望我国的环保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2018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形势,展望未来,共商2019年的工作,推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2018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呈现持续发展态势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面启动了污染防治攻坚战。首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取得显著效果,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环保压力得到有效传导,相关法规政策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企业治污动力显著提升。
2018年也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环保产业不负众望,继续得到稳定向好发展。在行业层面,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人员立足本职做好各项服务,使我国环保产业紧跟政策导向,融入新时代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局。在技术上,企业创新能力继续增强,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电行业烟气超低排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泥处理处置、固废危废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污染治理设施远程控制和自动运行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在环境服务方面,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区域流域治理、第三方治理运营、社会化监测等得到普遍应用,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业收入占比超过60%。在市场方面,企业订单总体比较充足,营收增长较快,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机动车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等市场增长较为强劲。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环保企业快速发展,A股涉足环保产业的上市公司已有120家,新三板环保企业300多家,创新型企业充满生机活力,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在规模方面,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7.7%,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可超过1.5万亿元。
(二)全国环保产业协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年,全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团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体系“一盘棋”作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全面加强协会党的建设,以党建带动协会建设。中环协确立“以党建促会建”的指导思想,修订完善《党总支工作规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落实民主集中制,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各省市协会党建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例如,江西、湖北、重庆、沈阳、呼和浩特等协会新成立了党支部,广州市协会完成党支部换届。四川协会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范围扩大到副会长企业,浙江协会秘书长当选为浙江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第一届委员,湖北协会的党建工作被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社会组织中推广,呼和浩特协会党支部成为市委书记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示范单位与观摩点。党建工作为协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是全国各级协会大部分完成脱钩改革,组织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中环协与行政机关脱钩后,坚持依法依规依章民主办会,完善决策监督机制、履行民主议事程序,实现机构、职能、资产、人员、党建与外事“五分离、五规范”。江苏、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厦门、成都等协会完成脱钩改革,内蒙古、山东、广西、陕西、甘肃、青海、青岛等协会完成换届。各级协会努力打造专业性强、积极活跃、支撑有力的分支机构队伍。中环协制定《分支机构2018年工作要求和考核要点》,强化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引导,筹备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冶金环保等4个领域新分支机构。吉林、河南、山西、安徽、广西、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大连、南京、厦门、广州等协会根据本地环保产业发展需要,成立新的分支机构。各省市协会还积极加强横向合作。泛珠三角、副省级城市、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等协会间合作机制日益成熟。长江沿线的重庆、上海、四川等11省市和成都、武汉等5个副省级城市协会联合推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北京协会积极推动建设京津冀环保产业联盟。天津、厦门等协会还主动与本地区其他行业协会加强横向合作。
三是积极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求。中环协针对部分环保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危机问题,由会长和副会长、秘书长带队,赴北京、江苏、广东等14个省市实地走访,会同当地协会负责人登门拜访环保企业70余家,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10余次,获取了约150家企业的一手信息,充分了解行业全面情况。针对环保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税负增加、拖欠款问题严重等困难,提出纾困建议,形成调研报告10余份,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办理国务院领导关于环保产业当前困难、推动民营经济参与生态治理等重要批示件,起草化解环保产业当前困境的有关建议报送国办,研究推动民营经济参与生态治理的政策措施。针对钢材涨价造成电除尘行业经营困难的问题,中环协联合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向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等部委上报《关于因钢材大幅涨价请求对除尘器产品调价予以支持的紧急报告》,反映行业诉求,帮助行业争取政府部门和行业用户的理解与支持。各省市协会除认真配合中环协反映行业问题外,还积极通过呈报专题报告、召开征求意见会、邀请有关部门走访企业等各种形式和渠道反映本地区企业诉求。例如,吉林、安徽等协会组织会员单位与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沟通对接,新疆协会对价格管理部门有关环保企业服务收费标准事宜提出合理化建议,武汉协会为本市环保企业积极争取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中的治理机会。
四是加强行业调查统计,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数据是协会话语权和行业地位的重要基础。中环协在广东、福建、安徽、浙江、广西等26个省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开展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和环保产业重点企业调查工作,获得7500余家填报单位的有效数据,编制完成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及分析报告(2018)》,定期向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工信部报告行业运行情况。脱硫脱硝、电除尘、水污染治理、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积极做好本领域调查统计工作。吉林、天津、河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市协会还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开展本地区环保产业调查统计。
五是做好为政府服务,努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中环协主动加强与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的沟通,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完成数十项法规、标准、文件的征求意见;承担上述政府部门委托的监测人员职业资格可行性研究、废气重点污染行业典型生产及污染治理设施关键控制节点研究、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编制、VOCs大气污染治理市场环境调研分析等近20项课题;继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在生态环境部《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起草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发改委、科技部牵头的《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指导意见》编写。各省市协会积极拓展为政府服务。例如,吉林、内蒙古、广西、四川、成都等协会参与本地区政府关于环保产业的意见、规划等重要文件起草,安徽、广西等协会主动将行业研究报告呈报本地区国家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江西等协会积极承接有关部门委托,举办环保产业和绿色发展有关会议论坛。
六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加快协会团体标准体系建设。中环协积极承担生态环境部环境技术管理工作,高质量推进环境工程技术规范、最佳实用技术等文件编制工作,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工程名词术语》等3项国标的编制,工作质量得到管理部门高度认可。为激励环保产业创新,中环协应会员企业呼吁,在长期跟踪国家评奖管理政策的基础上,抓住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的机遇,完成环保产业领域首个科技奖“环境技术进步奖”的备案,为保障评奖工作在2019年正式启动打下良好基础。各分支机构积极推进本领域技术进步,在各专业领域内组织召开会议、技术交流、培训、研讨等活动60余场次,支持协会完成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筛选、《环保产业发展报告》《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发展指南》和《年终行业发展评估及展望》等编写任务。省市协会技术服务各有特色。例如,北京、山东、安徽、江西、湖北、广东等协会为会员企业提供技术鉴定评估推荐等服务,湖北、广东等协会将技术筛选结果汇编为目录,向社会推荐。河北、山西、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宁夏、大连、青岛、南京、武汉、广州、西安等协会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研讨、推广、对接等活动。辽宁、四川等协会建设和完善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山西协会积极推广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厦门协会建设环保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与研究院。在推进团体标准建设方面,中环协认真履行新《标准化法》赋予社团制定发布团体标准的法律职责。一方面开展标准化顶层设计,成立协会标准化委员会,以市场和创新需求为导向,围绕新技术、新需求、新热点、新领域,构建VOCs、固废、机动车等3个团体标准簇,组织立项22项团体标准,持续推出环境管理和市场急需、社会关注度高的团体标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企业标准备案,在协会网站专门设立企业标准公示栏目,号召会员备案并公示企业标准,接受监督。辽宁、山西、河南、安徽、广西、甘肃、广州等协会也加快推进团体标准建设。
七是积极开展行业自律。中环协积极做好国家级行业协会商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工作,改进环保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机制,制订发布《环保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建设“环保产业信用平台”,年内开展两批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组织编制《环保企业社会责任指南》。社会化环境监测与运营服务专业委员会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制订《环境监测行业自律公约》,组织企业签订自律承诺书。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编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行业自律公约》。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召开环评行业管理与自律座谈会。在省市协会方面,全国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自律联盟。四川协会、云南协会按规定严肃处理证照造假违规企业。新疆、沈阳、西安等协会分别制订本地区重点领域行业自律方案和公约。
八是持续优化协会服务品牌建设。2018年,在全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和中环协各分支机构的鼎力支持下,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认证、培训等协会服务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本年度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展出规模、展出水平、专业观众、宣传推广、嘉宾阵容等方面均保持高水准,实现一年一展平稳过渡。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聚焦行业热点,设置主论坛和20场分论坛,邀请两位部级领导、6位院士、十余位司局级领导和近20家上市企业高管现场演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环保产品认证在各级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环境服务认证范围不断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环境类认证体系逐步建立,认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认证结果得到市场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广泛采信,并被财政部门的所得税优惠等支持政策采纳。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还在广东省设立了办事处,探索认证业务合作新模式。协会培训服务取得较大进展,环保设施运行操作工培训涵盖污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废处理、环境自动监控(水)运行和环境自动监控(气)运行等多个领域;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合作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实操技能培训全面开展,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区域实训基地;针对企业环境管理者的业务培训也取得一定突破,培训内容和效果得到广泛认可,口碑逐步树立。
九是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环协积极拓展海内外朋友圈,与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家境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务实合作。举办丰富务实的商务对接活动,通过展览会、出访交流、商务对接等多种形式举办和参与了50余场活动,全年共组织15个出访团组,助力会员企业拓展国际视野,国际交流活动数量和参与会员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各省市协会国际交流活动也日益丰富。例如,辽宁、广西、哈尔滨、广州等协会依托各自区位优势,举办区域性国际环保产业展览、会议、论坛等活动。湖北、广东、深圳等协会组织会员企业出国访问。广东协会还组织了驻穗领馆新春座谈会活动。
十是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中环协除连续多年参加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结对专项扶贫工作,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进行帮扶外,2018年还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助教育基金会,为南疆地州200余名贫困学生提供了急需的饮水设备和被褥等。各省市协会在脱贫攻坚战方面也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活跃在一线。例如,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等协会积极安排扶贫资金,选择结对帮扶对象,组织扶贫活动。浙江协会成为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支持单位。各级协会还号召广大会员企业投身脱贫攻坚战。山东城建集团、菲达集团、龙净环保、金达莱、先河环保、高能环境、聚光科技、碧水源、凯天环保、中冶节能环保、北京控股等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分别通过捐资捐物、结成帮扶对子、劳务扶贫等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还荣获第十三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扶贫奖。而更多的环保企业则选择了默默承担起自己在扶贫领域的社会责任。
2018年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上述10个方面还远远不能将大家的努力涵盖在内。例如,中环协在专业委员会支持下参与多个地市废气治理方案论证,天津协会与津南区政府积极推进“重建天津市北方环保产业密集区”,安徽协会“智库下沉、服务一线”,辽宁、浙江、安徽、四川、武汉等协会为会员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吉林、河南等协会与律所签约,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吉林协会还积极为会员企业诉讼提供有关司法证据等等。由于时间限制,不能在这里一一介绍。我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向各地协会、各分支机构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给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各项工作的支持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我国环保产业风险与机遇并存,谨慎乐观把握发展机遇
(一)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在过去的2018年里,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国际大宗物资价格剧烈波动,美联储持续加息使多个国家陷入货币危机,中美贸易摩擦仍在持续,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急剧增大。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续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良好局面,GDP增长6.7%,就业稳定增长,物价涨幅温和。但与此同时,受金融去杠杆、地方控债务、房地产严调控、股市大幅波动等影响,供求两端部分指标有边际走弱迹象。201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景气度呈现出向下调整的态势。
我们分析,经济运行中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有:(一)企业高杠杆与地方政府债务偏高,继续举债被严格限制,造成基础建设投资下降;(二)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大量资金资源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并且在“内循环”的过程中资金链条一再拉长,成本不断增加,从而造成“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影响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同时资本外流也对环保企业融资产生不利影响。
展望2019年,国际形势难以有大的改观,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继续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重要判断,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
(二)充分认清我国环保产业当前面临的风险,冷静客观确定发展策略
2017年底以来,我国环保产业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基本结束,新增的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及超低排放市场总体规模扩张有限。这是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业内企业也都早就预见了这一局面,纷纷提前布局,通过产能调整、开发非电行业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转型发展水和固废处理等方式寻求出路。
二是部分大型环保企业负债正在快速增加。业内一些大型企业的应收账款往往高达数十亿元,一些中型骨干企业的应收账款也有几亿元之多,账目拖欠周期长的超过4年。水务投资领域环保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末的46%提升到2018年3季度的61%。相关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压力大,财务成本快速上升。A股环保板块财务费用率由2017年同期的1.3%增至5.6%。部分企业深陷高负债、高杠杆的泥潭,有的已经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我们分析,上述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危机的原因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前几年资本宽松形成一定泡沫,一些环保企业在市场的诱惑和资本的推动下忽视了风险管控,盲目加杠杆上项目铺摊子,进入了高负债、高杠杆、高股权质押率的危险区。二是国家去杠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部分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缺乏契约精神,大量拖欠生态环境项目工程款、运营服务费等费用。三是资本市场流动性短缺,同时PPP政策的重大调整使金融机构普遍对相关项目收紧信贷,加剧了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投资环保产业由过度热情向理性回归过程中出现矫枉过正。一段时期以来积累的风险集中爆发,市政、区域流域环境治理等领域成为重灾区。
虽然目前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等少数领域,但由于涉及到的大型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多,且多处于行业上游,其不良后果已经开始通过产业链蔓延,相关领域设备款、工程款结算周期明显变长,行业中下游的工程公司和设备公司资金压力日益增大。少数企业的债务危机已经演变成为“灰犀牛”,正在对整个环保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和警觉。
2019年,环保企业在发展策略上要注意控制投资风险,注意保持健康的现金流。特别是从事生态环境PPP投资的企业,要重新审视项目的风险,审慎决策。财政部金融司日前指出,没有一个部门承诺进了平台、项目库就是进了“保险箱”。财政部项目库是信息汇总和公开的平台,不会给任何项目“站台”,不能认为入库就万事大吉。上述表态意味深远,请相关企业认真研究。专业环保工程公司和设备公司也要注意上游企业付款账期拉长带来的风险。在海外投资方面,要注意不同国家法规标准、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带来的劳工制度、诚信体系、腐败问题等风险。
(三)正确看待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把握发展机遇
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环保企业发展也遭遇了暂时的困难,但我国环保产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定了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针对重点领域,抓住薄弱环节,明确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治理攻坚战等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着力解决一批民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在经历了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社会舆论对环保监管压力的反弹,以及部分环保企业经营困难的现实之后,有人担忧环保监管的弦可能会松一松,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会出现变化。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
党中央提出的生态环境目标是人民群众意愿的体现,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发生改变。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重要场合重申了我们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心。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的2019年里,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同时要统筹兼顾,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要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实施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要协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可见,中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没有降低,反而在增强服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的中央环保督察将于2019年全面启动,预计用3年时间完成督察,再用1年时间进行回头看。环保高压态势没有改变,环保产业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攻坚部队,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环保产业市场仍将继续保持旺盛态势。
2018年11月,中央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严肃驳斥“民营经济离场论”,为民营企业正名,充分肯定民营企业的贡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提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六大举措。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市已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出台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这对于以民营企业为主环保产业是重大的长期利好。
环保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也在持续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绿色发展中长期以来价格机制不够完善、相关收费付费低且没有体现环境成本和资源稀缺程度等问题,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要求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健全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机制。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要求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激发有效投资空间,创造公平营商环境,积极探索用市场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有效防止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恶性低价中标,提高环保产业标准化水平。工信部、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涵盖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环保技术,引导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对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财政部也正在积极制定“环境污染第三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展望2019年的环保产业市场环境,预计各部门针对实体经济的定向优惠政策和阶段性的政策微调将逐步显现效果。一是中央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减税幅度有望超出社会预期,企业税费负担加重的趋势有望得到扭转;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地方政府拖欠环保企业账款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善;三是中央已经着手部署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银保监会“一二五”政策(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逐步落实后,民营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上述政策及预期有力地支撑了市场对环保产业发展判断,部分环保企业的债务危机开始逐步松动,一些企业获得政府基金、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一些企业与国有企业达成并购重组协议或意向协议。各大投资机构也都对环保产业充满信心,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环保产业将去腐生肌,迎来一轮并购重组的高潮,恶性竞争等行为将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新的发展格局正在酝酿。
三、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产业驱动力已经从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向政策、市场、技术、资本四轮驱动转变。2019年,面对新的形势,全国环保产业协会要主动作为,努力改变当前协会服务中存在的“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为政府服务多、为会员服务少”“间接服务多,直接服务少”“宣传引导多、警示提醒少”的不足,以服务会员企业为重点,依托全行业的企业、机构、专家,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从政策、市场、技术、资本4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各级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环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充分发挥协会主渠道作用,做精做深政策服务
一是在了解政策趋势方面,各级行业协会和专委会要通过积极承担和主动参与政府各有关部门与政策制定有关的工作,及时了解政策趋势,争取政策制订过程中的话语权。要加强与环保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反映企业诉求,使政策更有针对性,发挥政策在环保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同时要重视行业调查统计在提升行业协会话语权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做好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调查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各省市协会相关调查统计制度。
二是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策和其他相关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的解读和宣贯。通过论坛会议、发表文章、组织培训等方式,组织分支机构和有关专家为环保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政策解读服务,帮助企业找准发展方向,吃透用好政策,及时识别运行风险。各省市协会除做好本地区相关政策宣贯解读外,也可与国家协会合作,为本地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政策解读服务。
三是做好政策落实情况的反馈,认真调研企业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产业运行中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两会议案、内参、情况专报等多种形式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支持。也请各省市协会注意调研相关政策在本地区的落实,及时反馈情况。
(二)以市场为龙头,积极拓展市场服务
一是发挥省市协会和地市协会贴近政府、靠近市场的优势,积极收集和发布本地区环境督察整改项目、限期治理项目、环境项目招投标等信息,搭建环境项目供需对接平台,为环保企业提供有效的市场资讯。
二是进一步发挥各分支机构作用,对相关细分领域市场进行研判,为会员企业提供准确前瞻市场信息。例如,对于社会上一些不专业的机构发出诸如环保某领域迎来数十万亿市场盛宴等不正确信息,招致外来投资盲目进入和过度竞争,严重损害环保企业利益的情况,要敢于发声。既要解决信息缺乏,又要避免错误信息干扰。
三是抓住当前形势下企业对加强行业自律形成高度共识的契机,以信用等级评价等工作为依托,以各协会和各分支机构为重要支撑力量,进一步推进行业自律,积极探索建立对严重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惩戒机制,在政府和金融机构采信行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防止监测数据造假、遏制低价竞争、改变拖欠款顽疾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完善“环保产业信用平台”,建设和推广行业信用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推进守信企业推介、失信企业曝光。各副会长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争做守法经营、营造良好市场秩序的典范。
四是做好环保产品认证和环境服务认证在产品和服务质量建设中的助推作用。工作中注意严把认证质量关,完善认证检查员与审查员管理制度,组建各省环保产业协会专业人才构成的兼职认证检查员与审查员队伍。进一步抓实环保产品与环境认证工作质量,依托各地兼职检查员队伍,依法依规加强认证后监督工作。同时要加大业务培训工作,拓展培训内容,打造一支过得硬的环保产业队伍。
(三)把握创新的时代脉搏,深化技术创新服务
一是要努力办好我国环保产业领域首个科技奖项“环境技术进步奖”的首届评选工作,扩大申报面和申报数量,严格评奖程序和评奖纪律,确保获奖项目含金量,真正体现我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树立环境技术奖的权威和影响力,激励创新。请各分支机构和地方协会认真组织本领域、本地方企事业单位积极提名,各副会长企业要带头举荐,把新技术、好技术都推荐入围。
二是继续做好协会创新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团体标准编制、技术鉴定评估、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评选与推广等工作,探索环保产业模式创新筛选与推荐工作机制,积极帮助企业对接高校等科研力量、申报政府各项研发计划。我会正在谋划与相关组织合作,探索建立中国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创新力量加入环保产业。
三是要积极探索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各分支机构要帮助企业把握技术进步的大方向,各省市协会可积极参与本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等的运作。骨干企业,特别是各副会长企业要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或者积极投资并购业内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做技术进步的引领者。
四是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技术交流活动。要动员全国协会系统力量,全力办好2019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及与展会同期的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要创新展会服务,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组织国内外优秀企业和先进技术参展,努力拓展观众来源,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展会影响力。各分支机构要聚焦技术和产业热点,开展各类高水平的专题交流活动,并积极组织有关行业客户参展参会。各省市协会除组织本地区优秀企业参展,还要主动邀请本地区相关政府部门、有治理需求的客户企业前来参观学习。
(四)补齐短板,探索开展资金和资本服务
近几年来,各级协会在帮助会员企业获取发展资金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资金和资本服务仍是我国环保产业领域行业服务长的短板。
一是要正面宣传环保产业的前景,不能因部分上市公司陷入困境,而使社会资本对环保企业失去信心。积极做好对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组织开展绿色金融等相关研讨,帮助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标准,帮助投资人准确识别优秀环保企业和环保项目。
二是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优质优价的融资服务。将好的环保企业向银行推荐,打通银行与环保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变影子银行为主高成本融资渠道。抓住中央各部门、各地区纷纷建立绿色发展基金的机遇,做好环保产业领域股权融资服务,为优秀企业搭建与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对接的服务平台,帮助创新型企业获取发展资金。引入专业的担保等增信机构,发挥好协会专业评价等在增信方面的作用,为企业贷款提供增信服务。各级环保产业协会还要向本地政府积极申请给环保企业、环保项目提供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大力帮扶环保企业。
三是发挥省市协会在区域、人脉和政府资源上的优势,集思广益,在帮助环保企业解决拖欠款问题上探索新的方法和机制,做到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同时,对信用度差的区域和企业,向环保企业提供警示信息,为企业防范风险,提供服务。力争做到不欠新账,早日还清旧账。
(五)扛起行业发展的重任,合力推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与政府脱钩工作基本完成。各级环保产业协会真正成为自主开展工作的独立法人主体,对行业负责,对会员负责。行业的发展就是协会的未来,行业兴则协会兴,会员强则协会强。各级环保产业协会要加快适应脱钩后行业协会的新角色,彻底摒弃“等、靠、要、卡”的思想,解放思想,主动作为,责无旁贷地扛起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任,积极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工作,及时反映行业和会员的发展诉求,把新的政策法规及时转化为环保企业的科学决策,把产业的发展成就展示给全社会,使协会的服务触及到每位会员。为此,全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推动我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国环保产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地方协会的信息优势、渠道优势以及我会的专家和企业资源优势,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一线的实施提供服务,围绕各级环保督察中发现的问题,主动上门,为地方政府和大型工业企业提供高水平的解决方案等咨询服务,并把有技术、有实力的大型骨干环保企业推荐给市场,发挥好环保企业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支撑作用,形成“疏堵结合”的高效治理模式。二是加强中环协与省市协会的联系,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全国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各项合作,加强合作机制创新,共同配合做好全国产业调查统计、展会、认证、培训、技术筛选、科技奖励等业务的拓展。三是各地协会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要按照国家对社会组织的要求,依法依规照章办会,充分发挥理事会作用,正确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涉及评比表彰、市场门槛、违规互认、违规收费等问题,必须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希望各协会按照现代化社会团体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推进协会建设。四是积极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鼓励省市协会之间在区域性合作上做出更多有益探索,既可强强联合,也可以强带弱,资源互补,合作形式多样,合作内容要实,要对形成统一开放大市场和竞争有序的营商环境作出贡献。五是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为业内企业做好表率。我会下一步计划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开展合作,在基金会下设立环保产业专项扶贫爱心基金,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借此机会向环保企业和企业家发出邀请,欢迎热心扶贫事业的环保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踊跃参与环保产业专项扶贫爱心基金建设。
同志们,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节点,社会各界对环保产业发展既有期待又有困惑,但环保市场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前景广阔,未来大有可为。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春节将至,我代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向各位,并通过你们向环保产业各位同仁祝贺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