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抑制剂黑臭河道治理专用药剂
城市发展建设与水资源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城市环境建设中没有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再加上城市水资源的污染、河道清理不及时等,使得城市河道出现黑臭等现象,并且城市的河道长时间不清理,将导致有害物质释放。此外,有些城市河道的水循环能力比较差,水体流动性比较弱,河道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生存的环境得不到改善,将影响城市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终水体颜色逐渐变为绿色,进而出现黑臭现象。
黑臭河道治理技术是为了恢复河流的景观功能,利用微动力原位修复,激活水体自净功能,短时间消除黑臭,同时实现污泥消减的技术。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的治理。
城镇黑臭河道,原位生态修复:
溶解氧是水质保持的关键环节之一,太低水体厌氧发酵,太高不利硝酸盐的脱除,循环流形式的水体富氧有效的保持水中溶解氧的梯度,同时解决死角滞留问题。
微动力原位修复,激活水体自净功能,短时间消除黑臭,同时实现污泥消减。
根据2016年数据显示全国1940考核断面中劣V类占比重点湖库呈现富营养化;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绝大多数处于黑臭状态(截至10月23日认定黑臭水体1915个);地下水4778个监测点,水质较差的占43.9%,极差的占15.7;9个海湾6个水质为差和极差;饮用水水质合格水量占取水量的97.3%;水污染呈现区域性、流域性、复合型以及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容量(纳污量)严重不足的特征。截至2016年11月7日,“平台”公布的黑臭水体认定数为1951个,其中完成治理的51个,完成方案制定的1146个,治理中的396个,未启动的322个;2016年环保部44号公告公布“十三五”期间全国343个水质改善国控单元名单,涉及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7个地级市965个县(区、市);根据“水十条”规定的水质目标,至2020年,167个劣V类“控制单元”全部消除,49个“控制单元”改善至IV类,124个改善至III类,3个改善II类,其他单元水质不能恶化,不能降低类别;2016至2020年需改善的水质断面分别为131。
根据数字表明:我国黑臭水体污染严重,国家正积极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共有1900多个黑臭水体,正在治理的只有不到400个,根据“水十条”的治理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所以在未来3年内,黑臭水体整治是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造成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有:外源污染、内源污染、自净能力差、缺乏长效机制。外源污染主要包括城市污水直排、工业废水偷排、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城市初期雨水、农业面源及沿岸乱扔的垃圾等;内源污染主要包括河底底泥释放、水生植物腐烂等,自净能力差主要包括水动力不足,流动性差、缺氧、水生态系统脆弱等;缺乏长效机制主要为部门职能存在冲突,管理不到位等;由于以上一种或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导致水体黑臭。
在城市河道黑臭现象的治理中,为了全面提高河道黑臭现象治理的效果,需要全面了解河流污染的类型和调查清楚导致水体黑臭的原因,针对不同的水体对症治理,实施“一河一策”治理思路,从截污控源、消减内源、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着手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引进 “河长制”,加强管理。